新葡的京集团350vip8888新发和人兽共患病研究中心肖立华和冯耀宇教授团队,在兽医寄生虫学权威期刊发表系列特邀综述,系统阐述了人兽共患病原的传播与家畜集约化养殖之间的关联,强调其中高致病性微小隐孢子虫近期在我国逐步涌现,提示该病原可能对公共卫生造成巨大威胁。基于此,建议从全健康(One Health)和生物安全角度,加强对与集约化养殖相关的人兽共患病原的监测和防控,从动物源头遏制病原传播,以减少相关疾病对我国公共卫生的危害。文章分别发表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和Trends in Parasitology上,全文链接如下:
1.Association of Common Zoonotic Pathogens with Concentrated Animal Feeding Operations: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micb.2021.810142/full
2.Emergence of Zoonotic Cryptosporidium parvum in China: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eK8K5Eb1x7sMm
近几十年,家畜的集约化养殖促使畜牧业高速发展,但同时也致使易感动物饲养密度过高、遗传多样性减少、流动频率增加(如进口优质品种、公犊牛转移到小牛和肉牛养殖场等),从而为一些人兽共患病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戊型肝炎病毒、大肠杆菌O157:H7、猪链球菌、动物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微小隐孢子虫)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病原的跨种传播不仅增加了病原在集约化养殖高度发达国家人群中的传播几率,同时也改变了疾病传播模式,最终导致人群发病率增加、动物接触性感染和食源性/水源性疾病频繁暴发等。近年来,类似的病原传播模式也开始出现于集约化养殖逐步兴起的发展中国家,导致一些新发人兽共患病原的在这些国家涌现,我国人群中出现的3型和4型戊型肝炎病毒以及猪链球菌便是例证。
在新发人兽共患病原中,高致病性的微小隐孢子虫IIa亚型在发达国家的奶牛中广泛流行,并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微小隐孢子虫目前仅在部分集约化养殖历史久的奶牛场流行,且流行的亚型(IId)与发达国家不同。为此,亟需基于全健康理念实施综合防控措施,以减缓我国本地 IId 亚型的扩散以及通过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最终遏制微小隐孢子虫在我国人群和动物中的传播。此外,在发达国家流行的微小隐孢子虫IIa 亚型也已在我国少数放牧动物和人群中出现,提示该亚型可能正在我国逐步扩散,应尽快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监测,防止该亚型进入我国奶牛养殖场。因此,对于高致病力的微小隐孢子虫的防控,必须通过跨学科和跨部门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减缓本地和外来亚型在我国人群中的传播。否则,随着集约化养殖的高速发展,我国很有可能会步发达国家的后尘,出现隐孢子虫病及其他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疾病的流行,从而引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经济损失。(文图/刘毅新)